喜馬拉雅碰撞造山帶不同類型部分熔融作用的時限及其構造動力學意義
本文關鍵詞: 喜馬拉雅造山帶 淡色花崗巖 深熔作用 構造轉換 出處:《地質學報》2016年1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喜馬拉雅新生代淡色花崗巖,是世界上S型花崗巖的典例,主要分布于兩條近平行排列的東西向構造帶內,特提斯喜馬拉雅帶和高喜馬拉雅帶。實驗巖石學和理論研究表明:這些淡色花崗巖是中—下地殼巖石進行不同性質的地殼深熔作用的產物,部分熔融類型與構造變形密切耦合。具體表現在:146~35 Ma,在增厚地殼條件下,以角閃巖部分熔融作用為主,形成了具有高Sr/Y比值的二云母花崗巖;228~9 Ma,減壓條件下,俯沖物質快速折返,白云母發(fā)生脫水部分熔融,形成具有較高Rb/Sr比值的花崗巖;3其中,在21~16 Ma期間,與藏南裂谷系E—W向伸展作用開啟密切相關,變泥質巖發(fā)生水致白云母部分熔融作用,形成Rb/Sr比值較低,Sr和Ba含量較高的花崗巖;4在25~27 Ma期間,局部地區(qū)發(fā)生高壓水致部分熔融作用。
[Abstract]:The Himalayan Cenozoic pinkish granite is a typical example of S-type granite in the world. It mainly distributes in two nearly parallel EW tectonic belts. Experimental petrology and theoretical studies show that these pallor granites are the product of the deep melting of the earth's crust by different properties of the middle and lower crust rocks, the Tethys Himalayan belt and the high Himalayan belt. The partial melting type is closely coupled with tectonic deformation, which is manifested in the thickening crustal conditions and the partial melting of amphibolite, resulting in the formation of a bimica granite with a high Sr/Y ratio of 2289 Ma and a decompression condition, respectively, under the condition of thickening the crust, and the partial melting of amphibolite. Due to the rapid exhumation of subduction materials, Muscovite dehydrates and partially melts, forming granitoids with high Rb/Sr ratio. During the period of 21 ~ 16 Ma, it wa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opening of E-W extension in the southern Tibetan rift system. Water induced partial melting of Muscovite from argillaceous rocks resulted in partial melting of Muscovite by high pressure water during 2527 Ma, resulting in the formation of granitoids with lower Rb/Sr ratio and higher content of Sr and Ba.
【作者單位】: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大陸構造與動力學重點實驗室;河南省有色金屬地質勘查總院;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編號41425010,41503023,41273034)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基本科研業(yè)務費項目(編號J1516) 中國地質調查局地質調查項目(編號12120115027101)聯合資助成果
【分類號】:P54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馮源恒;吳東山;王德俊;楊章旗;李火根;;拉雅松遺傳多樣性及同域分布種間親緣關系分析[J];廣西植物;2014年03期
2 ;喜馬拉雅山脈是怎樣形成的[J];少年科學(中法合作版);2004年12期
3 胡明城;國際地學界對喜馬拉雅-喀喇昆倫-青藏地區(qū)的研究[J];測繪科技動態(tài);1997年01期
4 ;中外科學家將考察喜馬拉雅[J];中國科技信息;2006年19期
5 ;穿越喜馬拉雅山脈[J];少年科學;2011年Z1期
6 聞正;;岡底斯山是比喜馬拉雅更早的西藏山脈[J];科學;2014年04期
7 ;喜馬拉雅的“悲劇”[J];世界博覽;2010年02期
8 董泰;美國研究人員預言:喜馬拉雅山脈可能發(fā)生大地震[J];國際地震動態(tài);2002年01期
9 施心路,史新柏;微齒喜馬拉雅低額n灥納秤敕⒂齕J];動物學報;1996年03期
10 董保綱;;飛越喜馬拉雅[J];青年科學;2007年07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弗雷德里克·達拉貢;周蘇亮;;喜馬拉雅的神秘古碉[A];中國民族建筑研究論文匯編[C];2008年
2 奉公;朱樹標;;創(chuàng)辦國際喜馬拉雅藝術節(jié)的構想[A];第九次哈爾濱“科技進步與當代世界發(fā)展”全國中青年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3年
3 張之孟;;喜馬拉雅構造[A];青藏高原地質文集(1)——構造地質·地質力學[C];197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邱家和;打造“黃盒子”喜馬拉雅中心揭幕[N];上海證券報;2010年
2 記者 邱家和;十年磨一劍[N];上海證券報;2010年
3 本報記者 朱玉卿;《喜馬拉雅王子》10月20日全國上映[N];中國電影報;2006年
4 本報記者 朱玉卿;藏語大片《喜馬拉雅王子》北京上映受好評[N];中國電影報;2006年
5 周政保;《金色喜馬拉雅》:滋潤人的靈魂[N];中國文化報;2001年
6 唐建軍;《喜馬拉雅王子》:有特色的名著改編[N];中國電影報;2006年
7 記者 武云生;中外科學家將考察喜馬拉雅[N];科技日報;2006年
8 董昌俊 黃怡榮;中尼兩國共同打造跨喜馬拉雅旅游目的地[N];西部時報;2009年
9 記者 王素琴;是否退縮需要更多資料支持[N];中國氣象報;2010年
10 本報記者 趙靜;喜馬拉雅王國的“農村革命”[N];華夏時報;200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婁天驕;關于喜馬拉雅條款及其效力問題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1531992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kejilunwen/diqiudizhi/1531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