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看待東亞未來發(fā)展趨勢
本文選題:東亞 切入點:互聯互通 出處:《人民論壇》2014年35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東亞的互聯互通建設立足于歷史與現實,由硬件、軟件與人文三輪推動,將升級21世紀東亞一體化進程,并將引領亞太乃至世界經濟的增長。但信任赤字、發(fā)展鴻溝和資金缺乏等因素制約著東亞的互聯互通。隨著亞太一體化進程穩(wěn)步推進,東亞一體化步伐加快,東亞的互聯互通將成為地區(qū)乃至全球增長的新動力。
[Abstract]:East Asia's connectivity construction, based on history and reality and driven by three rounds of hardware, software and humanities, will upgrade the process of East Asian integration in 21th century and will lead the growth of the Asia-Pacific region and the world economy. But the trust deficit, With the steady progress of Asia-Pacific integration and the acceleration of East Asian integration, East Asian connectivity will become a new driving force for regional and even global growth.
【作者單位】: 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zhàn)略研究院;
【分類號】:F13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舒運國;;非洲經濟一體化五十年[J];西亞非洲;2013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陳默;中國援助的非洲模式及其對非洲發(fā)展影響的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趙怡婕;《非洲商法協調條約》述評[D];外交學院;2014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錢瓊;中國網間互聯互通之現狀及結算問題[J];通信世界;2001年27期
2 ;互聯互通的核心問題[J];通信世界;2001年30期
3 金玉森;抓住癥節(jié) 推進網間互聯互通工作[J];通信世界;2002年34期
4 ;電信分拆 互聯互通漸成焦點[J];數字通信;2002年12期
5 王大方,周文君;如何開創(chuàng)互聯互通的新局面[J];通訊世界;2002年05期
6 ;安徽省電信公司對互聯互通工作提出四項原則和五點要求[J];信息網絡;2002年07期
7 王曉琦 ,聞庫;互聯互通管制新概念:分類定律[J];通信企業(yè)管理;2003年07期
8 聞倫;“互聯互通”讓商家與消費者難“聯通”[J];草原稅務;2003年10期
9 金玉森;網間互聯互通的癥節(jié)及對策[J];當代通信;2003年06期
10 薛興華;亟待建立和完善互聯互通根本制度[J];當代通信;2003年1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鄧琴甫;;正確把握執(zhí)法監(jiān)管尺度 積極推進互聯互通工作[A];四川省通信學會2003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3年
2 張迎會;;互聯互通在電信業(yè)中的地位[A];江蘇省通信學會2004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4年
3 楊曉虎;;論互聯互通網間話務特性[A];2008年中國通信學會無線及移動通信委員會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4 戴曉艷;;電信業(yè)重組后實現網間互聯互通的途徑[A];中國通信學會信息通信網絡技術委員會2009年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9年
5 ;淺析我國城市一卡通互聯互通的實施與發(fā)展[A];2011城市發(fā)展與規(guī)劃大會論文集[C];2011年
6 王昊;王虎;;電視臺節(jié)目生產相關業(yè)務系統互聯互通技術分析[A];中國電影電視技術學會影視技術文集[C];2007年
7 張秉濤;;GSM-R網絡建設與互聯互通[A];GSM-R移動通信及無線電管理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8 陳晶;;河北省網間結算及互聯互通監(jiān)測系統維護管理創(chuàng)新[A];通信發(fā)展戰(zhàn)略與管理創(chuàng)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9 于鵬飛;呂少影;喻強;黃治;陳偉;任杰;;電力EPON系統互聯互通的研究與實現[A];2012年電力通信管理暨智能電網通信技術論壇論文集[C];2013年
10 楊志潔;;談網間接口局的維護與管理[A];“振興吉林老工業(yè)基地——科技工作者的歷史責任”吉林省第三屆科學技術學術年會論文集(上冊)[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郭瑩;打開政府信息資源互聯互通之門[N];中國計算機報;2005年
2 本報記者 鴻剛 聶荔 肖岱 淑茹;電信企業(yè)互聯互通忙[N];人民郵電;2001年
3 黃浩;網絡經濟與互聯互通[N];人民郵電;2002年
4 本報記者 陳習龍;誰阻礙了互聯互通?[N];21世紀經濟報道;2003年
5 李健;互聯互通——3G成功的關鍵[N];中國經營報;2002年
6 記者 嚴鈺;即時通信訴訟拷問互聯互通[N];民營經濟報;2006年
7 甘信建;四川管局下基層抓互聯互通管理[N];人民郵電;2006年
8 武雅明;山西舉辦互聯互通知識競賽[N];人民郵電;2006年
9 曹振寧;甘肅電信加大互聯互通工作力度[N];人民郵電;2006年
10 康梁;互聯互通我們還要等多久?[N];中華工商時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陳小龍;電信網互聯互通若干法律問題研究[D];武漢大學;2013年
2 李楠;中國電信產業(yè)互聯互通接入定價研究[D];江西財經大學;2009年
3 唐睿;基于區(qū)域性壟斷下互聯網互聯互通雙向接入定價的規(guī)制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3年
4 房林;網絡產業(yè)互聯互通的接入定價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梁曦;電信互聯互通監(jiān)管現狀分析與發(fā)展前瞻[D];北京郵電大學;2009年
2 尤淑艷;互聯互通監(jiān)測系統的分析和應用[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8年
3 彭士濤;河北省網間互聯互通監(jiān)測系統研究與實現[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6年
4 霍娜;我國電信網互聯互通的價值、利益分配和決策分析[D];電子科技大學;2006年
5 胡鋼;中國電信業(yè)互聯互通監(jiān)管研究[D];云南大學;2014年
6 張國華;我國電信網間互聯互通監(jiān)管問題的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7 劉鳳;電信網間互聯互通立法問題研究[D];山西財經大學;2008年
8 金英實;通信網間互聯互通問題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03年
9 孟令毅;電信網間互聯互通競合管理研究[D];廈門大學;2007年
10 周紅櫻;湖南移動通信公司互聯互通管理改進研究[D];湖南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578159
本文鏈接:http://lk138.cn/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578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