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戰(zhàn)略規(guī)劃到權利保障:我國人口法制的變遷與反思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華東政法大學生育權和人權課題組;何勤華;;關于生育權和人權的思考[J];法學雜志;2009年08期
2 陳友華;近喜遠憂的持續(xù)超低生育率——以蘇州為例[J];江蘇社會科學;2004年04期
3 于學軍;中國人口生育問題研究[J];南方人口;2000年04期
4 湛中樂;蘇宇;;計劃生育制度變革與法治化[J];清華法學;2010年02期
5 蔣正華;中國的人口增長與經(jīng)濟發(fā)展[J];人口與經(jīng)濟;1988年06期
6 陳衛(wèi),孟向京;中國人口容量與適度人口問題研究[J];市場與人口分析;2000年01期
7 湛中樂;蘇宇;;中國計劃生育、人口發(fā)展與人權保護[J];人口與發(fā)展;2009年05期
8 肖金明;;政治文明視野中法治國家的核心內(nèi)涵[J];法學論壇;2007年05期
9 水寒;中國能養(yǎng)活多少人?[J];中國社會導刊;2005年06期
10 段宏慶;;中國計劃生育第一案[J];鄉(xiāng)鎮(zhèn)論壇;2007年18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董宏林;金波;杜慧穎;;基于全球生態(tài)足跡模型的生態(tài)適度人口研究[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11年24期
2 雷宏軍;王剛;潘紅衛(wèi);韓宇平;;虛擬水理論體系相關問題探究[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11年32期
3 劉道云;;生育權的幾個基本問題[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9期
4 衛(wèi)晉晉;徐琳瑜;;城市生態(tài)系統(tǒng)承載力的幾種主要評價方法[J];環(huán)境科學與管理;2008年09期
5 譚子粉;劉桂菊;張旺;周躍云;;基于生態(tài)足跡分析的長株潭城市群適度人口容量預測[J];武陵學刊;2010年01期
6 班茂盛;方創(chuàng)琳;;長三角大都市帶人口容量與資源環(huán)境支撐能力建設[J];長江流域資源與環(huán)境;2008年04期
7 楊介榜;陳前虎;吳一洲;;縣域環(huán)境人口容量及其空間引導研究——以溫州市蒼南縣為例[J];城市規(guī)劃;2010年05期
8 陳昌勇;;城市住區(qū)容積率的確定方法[J];城市問題;2012年02期
9 肖金明;;中國法治的曲折進程與完整內(nèi)涵——閱讀《中國的法治建設》白皮書[J];當代法學;2008年06期
10 蘇宇;;深化合法性分析技術:邁向“整體合法性”理念的探索[J];東方法學;2011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湛中樂;蘇宇;;論任務分配規(guī)范對殘疾人的保障[A];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2010年會論文集[C];2010年
2 班茂盛;王嗣均;;都市帶人口容量:理論概念、國際經(jīng)驗與長三角人口趨勢[A];中國地理學會2004年學術年會暨海峽兩岸地理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4年
3 許珊珊;徐建剛;張翔;;以小流域為單元的干旱半干旱地區(qū)人口容量研究——以蘭州市榆中縣為例[A];多元與包容——2012中國城市規(guī)劃年會論文集(03.城市詳細規(guī)劃)[C];201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錢明亮;中國生育率轉(zhuǎn)變的人口效應分析[D];浙江大學;2010年
2 朱麗娟;當代中國婚姻家庭制度演變的觀念基礎[D];吉林大學;2011年
3 陳tD;超低生育水平下的社會經(jīng)濟可持續(xù)發(fā)展[D];復旦大學;2003年
4 孫陽;三峽庫區(qū)水環(huán)境人口容量研究[D];重慶大學;2004年
5 徐琳瑜;城市生態(tài)系統(tǒng)復合承載力研究[D];北京師范大學;2003年
6 石建平;復合生態(tài)系統(tǒng)良性循環(huán)及其調(diào)控機制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5年
7 郭秀云;區(qū)域人口風險管理與控制體系研究[D];復旦大學;2006年
8 逄錦波;青島市人口遷移的經(jīng)濟社會影響及對策研究[D];青島大學;2007年
9 白瑋;民用建筑能源需求與環(huán)境負荷研究[D];同濟大學;2008年
10 陳璋;中國1978-2020年自然地域系統(tǒng)壓力分析及預測[D];復旦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唐國榮;淺談我國計劃生育立法的完善[D];蘇州大學;2010年
2 浦承嵩;基于FEEEP的我國適度人口問題研究[D];南京財經(jīng)大學;2010年
3 白燕;內(nèi)蒙古人口承載力研究[D];西北民族大學;2010年
4 王春楠;已婚婦女的生育意愿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5 邢艷華;理查·施特勞斯《最后四首歌》的音樂分析及演唱技巧分析[D];西安音樂學院;2011年
6 劉玉蘭;女性生育權保護的立法研究[D];內(nèi)蒙古大學;2011年
7 陳國柱;不同生育政策對湖南省人口發(fā)展趨勢影響的預測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8 馬東順;當代中國計劃外生育行為研究[D];山東理工大學;2011年
9 程楠;我國人口與計劃生育制度的立法探析[D];湘潭大學;2011年
10 商世坤;農(nóng)村教育普惠政策與計劃生育政策的沖突與協(xié)調(diào)機制研究[D];四川社會科學院;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道隆,吳定光;關于可容人口量研究的幾個問題[J];財經(jīng)科學;1988年03期
2 劉衛(wèi)東;土地人口承載力研究的途徑與方法[J];地域研究與開發(fā);1992年01期
3 彭慶妮;對馬爾薩斯人口理論的再認識──紀念馬爾薩斯《人口原理》發(fā)表200周年[J];湖南社會科學;1998年05期
4 華東政法大學生育權和人權課題組;何勤華;;關于生育權和人權的思考[J];法學雜志;2009年08期
5 童之偉;;重提“違憲改革合理說”宜審慎——以過去數(shù)年之鄉(xiāng)鎮(zhèn)長直選“試點”為事證[J];法學家;2007年04期
6 朱新力;蘇苗罕;;行政計劃論[J];公法研究;2005年01期
7 李勇;;憲法義務比較研究[J];甘肅政法學院學報;2007年04期
8 孫峰華;中國環(huán)境人口容量研究方法的述評和構想[J];河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1年04期
9 黃學賢;;我國行政計劃立法中的若干問題研究[J];華東政法大學學報;2007年05期
10 陳友華;近喜遠憂的持續(xù)超低生育率——以蘇州為例[J];江蘇社會科學;2004年04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楊發(fā)祥;當代中國計劃生育史研究[D];浙江大學;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戚紅娟;廣東省計劃生育利益導向機制研究[D];廣東省社會科學院;2007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秀慧;;關于防范高校在學生管理中的法律風險的思考[J];法制與社會;2009年18期
2 王玉玲;從我國土地征收制度視角談土地使用權人的權利保障[J];內(nèi)蒙古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3期
3 張志文;;中國公務員權利保障必要性分析[J];德州學院學報;2006年04期
4 王明;夏新法;厲寧;;對運動式消防監(jiān)督執(zhí)法的思考[J];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07年21期
5 夏青青;;論公務員的權利保障制度[J];和田師范?茖W校學報;2007年06期
6 袁峗;;淺談土地征收的正當程序[J];金卡工程(經(jīng)濟與法);2008年06期
7 徐道銀;;司法審查與大學生權利的保障[J];江蘇高教;2008年04期
8 李榮榮;郜凌云;沈鈺婷;;論緊急狀態(tài)下的個人環(huán)境權及其保障[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huán)境;2009年03期
9 呂愛珍;;從保障權力到權利保障——論行政法學60年的發(fā)展歷史[J];法制與社會;2010年06期
10 劉萍;陳雅芝;;公眾環(huán)境知情權的保障與政府環(huán)境信息公開[J];青海社會科學;2010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郭yN;;服務型政府的法理學分析[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10年會暨“政府管理創(chuàng)新”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2 何飛;曹源;;論建設公共服務型政府與法治精神的關系[A];“經(jīng)濟轉(zhuǎn)型與政府轉(zhuǎn)型”理論研討會暨湖北省行政管理學會2010年年會論文集(下)[C];2011年
3 吳衛(wèi)星;;論環(huán)境權的司法保障[A];水資源、水環(huán)境與水法制建設問題研究——2003年中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3年
4 田丹;;農(nóng)民工的作用、地位及其權利保障[A];“‘人權入憲’與人權法制保障”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5 馬存利;;社會行政法視野中的社會弱勢群體權利保障[A];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2010年會論文集[C];2010年
6 沈?;;從行政訴訟法到行政許可法:中國當代行政法治理念的深化[A];中國行政法之回顧與展望——“中國行政法二十年”博鰲論壇暨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2005年年會論文集[C];2005年
7 李巍銘;;淺論地鐵內(nèi)是否應該禁乞[A];城市科學論集[C];2004年
8 方開玉;;走出檔案法治建設的誤區(qū)[A];新時期檔案工作論文集[C];2005年
9 張武揚;;關于行政強制實施制度設計的思考[A];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法律問題——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6年
10 王旭軍;;論涉訴信訪應對中法官的能動性——以行政案件為樣本的分析[A];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2010年會論文集[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孫偉華;弘揚法治精神 服務科學發(fā)展[N];大慶日報;2008年
2 市委書記、市委依法治市領導組組長 豐立祥;弘揚法治精神 服務科學發(fā)展[N];大同日報;2008年
3 本報記者;弘揚法治精神 服務科學發(fā)展[N];焦作日報;2008年
4 記者 薛惠娟;弘揚法治精神服務科學發(fā)展[N];河北日報;2008年
5 周云燕 時怡 顧生庚 崔彥玲;弘揚法治精神 服務科學發(fā)展[N];常州日報;2008年
6 見習記者 劉剛林;弘揚法治精神 服務科學發(fā)展[N];民族日報;2008年
7 楊鳳山鐵嶺市依法治市領導小組副組長、市司法局局長、黨委書記;弘揚法治精神 服務鐵嶺發(fā)展[N];鐵嶺日報;2008年
8 甘肅省司法廳提供;弘揚法治精神 促進社會和諧[N];甘肅日報;2010年
9 崔潔令 吳楠 王春雪 李金濤 焦增收 徐景花 王凱霞 曹慶華;弘揚法治精神 促進社會和諧[N];黃河報;2010年
10 本報記者;弘揚法治精神 促進社會和諧[N];呂梁日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楊朝霞;環(huán)境權論[D];中國政法大學;2009年
2 田艷;中國少數(shù)民族文化權利法律保障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7年
3 赫然;行政相對方權利研究[D];吉林大學;2005年
4 劉東生;行政復議制度重構[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5 魏樹發(fā);論我國成年監(jiān)護制度改革[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夏光明;我國刑事賠償制度的反思和重構[D];安徽大學;2005年
2 張志文;中國公務員權利保障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3 劉鋼;農(nóng)民工維權中的政府[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4 陳君君;述評《城市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辦法》[D];南京師范大學;2008年
5 張穎;社會保障權的保障研究[D];蘇州大學;2008年
6 王曉男;論社會保障權[D];長春理工大學;2008年
7 徐丹;公務員權利保障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5年
8 曹曉晴;行政強制中的相對人權利保障研究[D];山西大學;2005年
9 劉曉霞;社會保障權研究[D];武漢大學;2005年
10 齊元軍;公務員權利救濟制度研究[D];山東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2761258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falvlunwen/hyflw/2761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