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公安工作”概念的重新認識
本文選題:公安工作 + 概念。 參考:《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4期
【摘要】:傳統(tǒng)的"公安工作"概念經(jīng)歷了三個階段性的解釋,都帶有一定的歷史局限。新時期的公安工作,無論在價值理念上、工作范圍上,還是在勤務方式上都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公安工作成為貫徹政治、行政、法律多元價值結(jié)構(gòu)的一項旨在確保政治穩(wěn)定與社會治安秩序的專門工作,這樣的解釋揭示了公安工作主體、手段、目標與方向以及工作范圍等方面的內(nèi)在特質(zhì)。這一解釋對研究公安學理論,把握公安工作規(guī)律以及指導公安改革的路徑方面都有指導借鑒作用。
[Abstract]:The traditional concept of "public security work" has experienced three stages of explanation, all of which have certain historical limitations. In the new period, 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the work of public security, both in the concept of value, in the scope of work and in the way of service. Public security work has become a specialized work aimed at ensuring political stability and public security order in carrying out the pluralistic value structure of politics, administration and law. This interpretation reveals the main body and means of public security work. The intrinsic characteristics of goals, direction and scope of work. This explanation can be used for reference in studying the theory of public security, grasping the law of public security work and guiding the path of public security reform.
【作者單位】: 山西警官高等?茖W校;
【分類號】:D035.3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趙芳琳;;權(quán)力諸種概念述評[J];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4期
2 劉春年,婁策群;電子政務概念解讀[J];情報科學;2004年05期
3 張星煒;;政治發(fā)展:一個需要加以分析并明確界定的概念[J];中共四川省委黨校學報;2007年03期
4 孫照紅;王艷春;;和諧政治概念論析[J];柳州師專學報;2007年04期
5 王建偉;;淺議“控制下交付”的幾個理論問題[J];云南警官學院學報;2009年02期
6 劉東杰;;淺論公共政策能力[J];廈門特區(qū)黨校學報;2009年03期
7 劉東杰;;淺論公共政策能力[J];臨滄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9年03期
8 王曉磊;;“社會空間”的概念界說與本質(zhì)特征[J];理論與現(xiàn)代化;2010年01期
9 李曉華;馬紅坤;;現(xiàn)代化概念之我見[J];內(nèi)蒙古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2期
10 陳堯;;轉(zhuǎn)型范式與民主鞏固概念[J];教學與研究;2007年09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條
1 劉為民;;公安文化與風險社會[A];第六期中國現(xiàn)代化研究論壇論文集[C];2008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周虹升;西方國家概念的演變[N];社會科學報;2001年
2 黃建國;科學社會主義研究大有可為[N];湖南日報;2002年
3 那力;國家環(huán)境安全的當代地位[N];社會科學報;2000年
4 陳明明 蘇長和 林尚立 劉建軍;治理:一種新的政治模式[N];社會科學報;2002年
5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基礎(chǔ)部 法學碩士 講師 肖新社;試論“三個代表”思想的哲學基礎(chǔ)[N];山西科技報;2002年
6 胡偉;中國政治學十年來研究聚焦[N];河南日報;2002年
7 萬俊人;新自由主義的“華盛頓共識”[N];中國圖書商報;2000年
8 趙建平;民主的起源[N];學習時報;2002年
9 王新生;現(xiàn)代市民社會概念的形成[N];光明日報;2000年
10 趙菁華;電子政務題解[N];人民日報;2002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楊炯;警務危機與媒體關(guān)系之研究[D];復旦大學;2008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蔣浩;人權(quán)概念的演變與詮釋[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6年
2 胡頻庚;公安信息資源開發(fā)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4年
3 馬翠琳;警察公共關(guān)系初探[D];廈門大學;2001年
4 張慧珍;非執(zhí)法性警務社會化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015169
本文鏈接:http://lk138.cn/falvlunwen/fanzuizhian/2015169.html